《那一夜的粉色冲动未审查版本》
中新社马尼拉8月6日电 (记者 张兴龙)菲律宾国家统计局6日公布数据显示,该国6月失业率降至3.7%,为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失业人口减少至195万。
今年6月,菲律宾劳动参与率为65.7%,略低于5月的65.8%和去年同期的66.0%。不过,菲全国劳动人口增至5242万,较5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0万人和52万人,创下自2005年4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数据显示,服务业是菲律宾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6月就业人数达3098万,占总就业人数的61.4%;农业和工业分别占20.9%和17.7%。
从细分行业看,渔业和水产养殖、金融和保险、批发和零售以及汽车和摩托车修理等行业就业人数同比和环比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与此同时,菲律宾6月就业质量有所提升。数据显示,菲6月就业不足率降至11.4%,低于5月的13.1%和去年同期的12.1%。就业不足意味着就业者正在寻求更多工作时间或更好的工作机会。
不过,菲律宾6月青年群体的劳动参与率与就业形势均略有走弱。数据显示,菲律宾15岁至24岁群体的劳动参与率为33.1%,与5月的33.6%和去年同期的33.7%相比略有回落;失业率则升至9.4%,分别较5月和去年同期上升0.9和0.8个百分点。(完) 【编辑:管娜】

萧兴华说,衡量音乐文化的标志,是音阶的形成。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四声音阶,主要用在劳动号子上。为了用声音表达更复杂的情绪,人类将四声音阶发展成五声音阶,音乐文明由此翻入新的一页。而贾湖骨笛的测音结果表明,它已经能奏出完整和相当准确的五声音阶。可以说,在贾湖遗址的年代,居住在中原的先民早早地进入了音乐文明时期。《那一夜的粉色冲动未审查版本》 1986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古墓葬里首次出土了骨笛。当时的人们用丹顶鹤等禽类尺骨为材料,截去两端关节,取中间一段直骨,钻上两个至八个孔洞,制成了音阶准确的乐器。2001年,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演奏家刘正国第一次举起骨笛,吹响了八九千年前的声音。